去年南昌市财政教育支出达150.7亿元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打造高质量的教育幸福标杆。
2024年,我市各级财政重点投入财政教育资金,严格按照教育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要求,落实教育投入责任,大力促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市财政教育支出达150.7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教育支出34.4亿元。
家门口“近”享优质教育
去年10月8日,青山湖区6所新建设公办幼儿园同步开园,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710个,满足了周边市民“有园上,上好园”的民生需求。
“这批新建设的幼儿园充分考虑了周边居民子女入学需求。”青山湖区教体局成幼股负责人杨骐说,该区通过6个学前教育集团、7个幼教联盟共同体“手拉手”,示范引领带动全区幼儿园办园质量整体提升,构建一个覆盖全面、布局合理、质量优良的学前教育体系,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
2024年,我市投入财政资金8.7亿元,重点用于学前教育发展难点热点项目,并加大对县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全市新增普惠性幼儿园28所,普惠性园位7860个,学前教育实现从“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不断转变。
在支持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的同时,我市也不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2022年新增35所中小学、幼儿园的基础上,我市谋划推进了一批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
走进南昌十中经开校区,崭新的教学楼、平整宽阔的操场、智能化的教学设施……一座极具设计感的现代化校园出现在眼前。学校设有48个教学班,提供2400个优质学位,有效地满足了周边居民对优质教学资源的需求。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开设了20门科技教育特色课程选修课程,成立了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推进学生项目化学习,完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在学生社团方面,创立了25个学生社团,其中过半的学生社团是科技类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科学素养。” 南昌十中经开校区政教处副主任黄荣说。
投入资金5413万元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投入资金1500万元用于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项目,全市共优化调整乡村小规模学校303所,妥善安置学生5387人;投入资金9000万元用于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奖补项目,鼓励城区加快义务教育学校建设……2024年,全市共投入财政资金87.8亿元,重点保障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东湖区、湾里管理局已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
教育资源从量变向质变“跃升”
2025年1月1日,南昌中学正式揭牌。作为我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补齐教育短板的重点民生项目,南昌中学的建设一直备受关注。2024年,全市共投入财政资金19.7亿元用于支持高中教育发展。加快高中网点建设,统筹上级及本级资金5.9亿元用于市属高中学校基本建设投入,重点保障南昌中学、行知中学、洪都中学和经开十中四所市政府重点督办学校建设。
“南昌中学2025年9月将迎来高一新生,探索基础教育各学段贯通式培养模式,开启小初高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思路,树立南昌教育竞争力新标杆。” 南昌三中(南昌中学)副校长龚新衍说,南昌中学规划建设60个高中教学班,共3000名学生,依托南昌市第三中学建设,投入使用后将有利于红谷滩九龙湖片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南昌中学的建设,是我市着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工作的生动实践。《南昌市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南昌将规划和实施中小学校新建设项目58个、扩建项目15个,合计73个,建成后学位容量新增13.2万余个,将有效缓解部分区域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切实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
学校不仅要“有”,更要“优”。去年,我市财政部门投入资金895万元用于市属高中教育质量提升,通过开展“强基实验项目”、普通高中“双新”实施项目、学科教学视导团、与知名高校合作成立“南昌中心”等项目,支持我市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24年,全市共投入财政资金9.5亿元用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按规定落实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在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和豫章师范学院新校区基本建设投入的基础上,另行安排教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13096万元,用于学校实训基地等学科建设,促进全市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洪观新闻记者 邬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