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联盟网站
  

路畅人欢 平安幸福过大年

发表时间:2022-01-27 10:06:00   来源:南昌文明网         字体:[][][]  [打印]  [关闭]

  管好交通秩序就是我的幸福感 

   

  红谷滩交警大队四中队中队长  左鑫 

  我之前在东湖交警大队工作了13年,对东湖区的交通压力深有体会。东湖区的医院、学校、行政单位、大型商超较为密集,辖区长期存在道路通行压力大、居民停车难的问题。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交警大队只有采取提高出警率来解决问题,普通天气情况下早晚高峰都要保持70%以上的出警率,碰上恶劣天气就要全警上路。

  早晚高峰通行压力大,路口是常见的拥堵点,尤其是一类二类重点路口,把路口疏通了道路就通了。上下学时间,学校门口也容易拥堵,为此,我们采取“一校一策”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学校制定相应的办法,并与学校、家长联动,组成“家校警”队伍在校门口疏导交通,效果非常好。针对医院门口拥堵的问题,我们采取的是“一院一策”的方式,比如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们通过迁移公交站台、调整职工停车通道和调整非机动车道等措施,科学有效地解决了拥堵问题,并通过调整信号灯配时等手段,优化了道路通行率。此外,在辖区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拆围拆临、在背街小巷施划泊位、在路边允许错时停车和协调机关单位夜间腾出泊位给市民停车等办法,缓解了市民停车难。

  为推进文明交通治理,交警大队加大了宣传力度、整治力度,并在各社区设置文明交通治理站,免费让居民租借头盔,居民戴头盔骑行电动车的习惯逐渐养成,佩戴头盔的比例由以前的20%提升至90%以上。百姓的素质提高了,事故率也随之下降。

  半个月前,我被调到红谷滩交警大队工作。不管岗位换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站在街头看着井然有序的交通环境,那就是我的幸福感。

  用我的坚守换百姓平安团圆 

   

  红谷滩交警大队铁骑中队中队长  张强 

  作为一名交警,保障交通安全是我的职责。红谷滩区面积大、高校多、社区多,为了提升文明交通治理成效,我们交警大队联合区文明办在全区218个社区建立文明交通治理室,强化文明交通劝导;联合区城管部门建立共享单车及外卖企业联络机制,实时开展通报、整改及从业人员约谈;联合区教体局推动中小学文明交通“家校警”三方共治,联合区工商联发动辖区企业捐助文明头盔2万个,建立50个领取点,居民骑行电动车的头盔佩戴率达98%。

  同时,我们通过优化交通组织,取消了翠林路、江报路、广电路等道路的单行,进一步均衡了路网压力;通过路面瘦身、护栏退距,取消分流线增加车道,渠化非机动车骑行车道等方式,进一步推进路口标准化建设;通过改变进出口设置,解决了南大二附院、儿童医院出入口拥堵难题;设置红谷南大道、碟子湖大道、凤凰中大道三条绿波路,进一步提升了道路通行率和市民驾驶体验感。

  此外,我们紧盯事故多发点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如红谷南大道井字形路口,通过改信号配时和完善设施后,实现了由年平均事故发生31起到治理后事故零发生;紧盯临水临崖治理,推动12处隐患在去年国庆节前全部治理到位,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采取人行横道设置反光道钉,在凤凰中大道、西站大街增设花圃中心护栏等方式,使行人交通事故大幅降低。

  节假日在岗是常态,就算万家灯火的除夕夜需要执勤,我也会坚守岗位,希望通过我的辛勤付出,能换来百姓的平安团圆。

  百姓出行平安就是我的幸福 

   

  市交管局直属二大队高架中队中队长 涂星 

  市交管局直属二大队成立于2019年底,是为一环线交通服务专门设立的部门。因为一环线是连接各个区快速通行的重要通道,车辆通行量占全市的30%,所以道路安全保障的工作量较大。及时消除隐患,禁止行人、大货车、非机动车上高架;实施“135快反机制”,从被动等待警情转变成主动发现警情、快速处理警情;从处罚变为劝导,并将服务渗透到社区,为市民提供交通相关的法律咨询……为保障交通安全,我们主动出击、严格执法。

  为及时处理高架桥上的事故,避免引发更大的事故,我们大队与管养公司建立了一体化联动机制,只要交警在现场发一个定位、一张图片,管养公司救援人员很快就会赶到现场,快速清除事故车辆,清理路面,恢复交通。

  帮助迷路的小孩、老人是常有的事,每年至少有30多次。守护高架桥虽然很辛苦,也很危险,但能让城市路畅人安,百姓过上幸福年,我就感觉很幸福!

  不限号不拥堵 我为南昌交警点赞 

   

  江西广电滨江豪园幼儿园园长  杨友林 

  交通出行是关系民生的大事。以前南昌限号,多少对老百姓的出行有些影响。现在好了,不但不限号,而且道路越来越畅通,说明交警没有把难题甩给老百姓,而是用科技治堵,用服务提升交通文明,我为南昌交警点赞!

  机动车驾驶员好管理,可以罚款和扣分,还有法律约束,但行人和电动车就难管了。南昌交警用专业的能力和温暖的服务做好管理工作,让市民养成了戴头盔安全骑行的习惯,闯红灯的行人也少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看到了交警早出晚归在校门口守护孩子的安全;作为市民,我看到了交警下班后主动帮助小区业主解决车辆停放难问题……

  城市文明一直在路上,南昌交警有很强的使命感,也是有影响力的交通安全教育者。文明交通治理既关注当下还着眼未来,他们到校园教孩子交通安全知识,促进孩子与家长一起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从而使整个社会的文明交通氛围更加浓厚。我们在今年的警察节给交警送去了“保畅通显交警本色,保平安做护学先锋”“中国人民警察节,致敬最可爱的人”两面锦旗,以表达我们的感谢之情。新春将至,祝愿守护我们百姓平安的南昌交警和我们一样,过个幸福祥和的春节。

  道路优化更畅通 幸福指数大提升 

   

  青云谱区居民 熊佳俊 

  我是土生土长的南昌人,也是道路交通的参与者。现在,路面上的交警见警率更高、出警的速度更快,百姓见到交警就有安全感。前不久,我开车到坛子口立交,发现因为交通事故引发堵车,我立刻拨打了报警电话,放下电话不一会儿,交警就赶到了现场疏通道路。

  我家的房子距高架桥非常近,也就20米左右的距离,以前一堵车就有司机按喇叭,噪音很大。现在,经过交警的优化之后,道路通畅了,高架桥上的导流线设计得很科学,出口既安全也不堵车了,乱鸣笛扰民的情况也消失了。

  作为一名“90后”,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南昌,因为不用担心限号,也不用忍受堵车的焦虑。南昌的文明交通治理,优化了道路通行,提升了老百姓的文明素质,也提升了我们市民的幸福指数。我相信,新的一年我的交通出行幸福指数会越来越高。

  交通环境好了 医院停车不再难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保卫处处长 李伟(中) 

  从2005年起,我就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保卫处工作,我见证了医院及其周边交通环境越来越好的过程。

  以前医院停车场的出入口设在八一大道上,医院里面停不下,周边又停不了,很多司机就把车停在八一大道路边,不但堵塞了医院的进出通道,还导致八一大道拥堵。之后,医院建了立体车库,现在已经有380多个车位。不过,因为医院每天就诊的患者有1.5万多人次,虽然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方便了患者就诊,但医院的停车压力还是非常大。为了解决医院停车难,东湖交警大队协调了周边的宾馆、饭店,还在一些可以停放的路段施划泊位,大大缓解了我们医院停车难的问题。

  同时,东湖交警大队还帮助医院在通道上做了优化,把通往八一大道的通道设为120急救车专用通道,将普通就诊人员车辆的进出通道设在民德路,缓解了八一大道的通行压力。此外,交警每天都会在医院附近疏导交通,让医院和周边的交通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让医护人员上班更舒心,群众就诊更方便。

责任编辑:熊 武返回顶部